|
|
|
|
当前位置:
|
|
上帝的腿与神仙的脚 引子、第一章
引子:两座纪念碑
改革开放以后,中华民族须要纪念的人和事也不再那么单一的红色,山东省境内立起了两块天然颜色的纪念碑。这两块特殊的石碑,一块石碑的石料来自遥远的苏格兰马尔岛,另一块石碑则是就地取材。两块石碑的共同之处在于都是纪念善于奔跑的人——为信仰奔跑的人。另一个共同之处,两人都是死于日本侵略者之手。 来自苏格兰马尔岛的石碑安座在一处文物保护单位——山东省潍县乐道院原址,正面写着“李爱锐纪念碑”,碑文写着“他们应可振翅高飞,为展翼的雄鹰;他们应可竞跑向前,永远不言疲累。”被纪念者苏格兰人埃里克-利迪尔,是英国短跑名将、第八届法国巴黎奥运会(1924年)400米跑冠军、英国奥运金牌获得者。他的中国名字——李爱锐。 就地取材的石碑安座在山东省沂蒙山之尾的一片秀丽的山野,秀丽之处在于它原始的美。原始的美不属于被保护的文物,但它是当地人生活的背景、精神的食材。荒野上的这块石碑纪念的一位当地乡民,因家境贫寒而从小没穿过鞋,人称赤脚大仙。赤脚者的奔跑只是为了信仰,与体育赛事毫不相干。 李爱锐穿着名牌跑鞋驰骋在世界赛场的跑道上,奔跑在世界各国的大地上,怀着心中的上帝、朝着信仰奔跑。 赤脚大仙从未远离过这片山沟,那一双赤脚被家乡的山石磨砺出特殊的造型,为了养家糊口,为了朴素的、地域性的信仰,他守护着这片山地,踏着荆棘奔跑。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一段往事,把这两个相距几万里、天各一方、原本毫不相干的人联系在一起。尽管他们,一个是接受过世界一流大学的教育、头顶着奥运冠军光环的世界名人,另一个是深山中孤陋寡闻、西瓜大的字只认得一筐的贫穷山民。原本,这两个人分别朝着各自的信仰奔跑,然这两条奔跑的线路却在同一平面上一度相交。尽管这次相交如白驹过隙般短暂,却交汇出一段悲壮、戛然的腾越。 那么,这两个分别生活在不同国度、相隔半个地球的奔跑者是如何跑到一起的呢?李爱锐于一九二四年的法国巴黎第八届奥运会上为英国赢得奥运会金牌并刷新了世界纪录,成为了举国敬仰的民族英雄。但他并不愿意停留在崇高荣誉和优越生活之中,他把所有的荣誉送给上帝,背起简单的行囊,毅然决然地回到了他心目中的伊甸园——他的出生地——中国天津。他乘坐铁皮船(一说经西伯利亚铁路历时14天)来到中国。当时的中国正处在民国之初的乱相之中,这与英国的生活条件有着天壤之别。接受过世界一流的大学教育,却摈弃了在本国的良好就业机会到落后国家去服务。他来到天津后,深切地感受到中国的教育还相当落后,于是他到天津新学书院报名当教师。新学书院属于教会学校,对所聘用的外籍教师有一套严格的任用标准。李爱锐经过考试,并写下一份决心书才被校方录用。但还必须到较为贫困地区实习一段时间,再经过最后一次答辩,详细论述自己的见解和决心,方可登上新学中学的讲台。于是,他经教会的介绍,把实习地点选定在山东省的一个山区乡村。 或许是上帝的安排,他进入了山东省这个偏僻的乡村,就离那个赤脚的不识字的奔跑者越来越近了。
第一章:神仙出世
赤脚大仙的家乡很偏僻,说出来也会令亲爱的读者云里雾里,那就说一个参照物——齐国故都。 齐国故都,就是世界足球的发源地,那个出土了兵马俑的地方,如今叫临淄,就是因了它临着一条小河——淄河。 早先(中国的)文化人造字是个力气活,为了省力气,大凡都一字多用、一字多意、一字多音,只这“淄”字例外。这个字仅仅用于这条河的名字,别无它用,可谓浪费了造字人的力气,也浪费了文字资源。 是文字造就了文人,还是文人造就了文字——是先有了文字,还是先有了文人?这种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猜想在意识形态也有,如:先有了人还是先有了神?对此,本小说中的两个奔跑者却确信是上帝和神仙赐予了他们奔跑和跋涉的力量。且这个“淄”字也确实是文人造就的——先有了文人后有了字。 独自占用了一个字的淄河只不过是一条长约百公里的小河,而且是一条时而干涸的季节河。但这条小河特别有来头,它的来头并不仅仅是独占了一个汉字。淄河,上半截在深山,下半截在平原。平原出名士,深山出神仙。淄河最大的杰作就是孕育了齐国文明,齐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众所周知的,这是淄河下半截的故事。而它上半截的故事就鲜为人知了——深山之中经常出产神仙——而且是活神仙。 明清时候开始,这片深山老峪里隔三差五出个活神仙。每个活神仙都不是白给的,都有功绩传世。有个自称“玉皇大帝”的用偏方消除瘟疫,救乡民脱离灾难。有个自称“姜子牙”的点穴凿井,解旱民之干渴。活神仙们的成名之路并不艰辛,甚至可以称得上是一夜成名——因病发高烧说了一夜胡话,烧退醒来之时,被胡话震慑的村人已经为他成神而摆了香案。说来也怪,本是平常山民,发过高烧之后便有了神仙的能耐,降妖除怪、祛病消灾。由于经常有这种发烧的事,当地山民们习惯了对活神仙的崇拜,形成了一种当地特色的神仙文化。 到了清朝后期,有一个叫“孙大圣”的活神仙热衷于研究农林园艺,向这山中引进了蟠桃。“孙大圣”能让杏树开出梅花,能让软枣结出柿子,还能让南瓜结出东瓜,但却在“南瓜结西瓜”的课题上遇到了困难,以至于为此熬尽了心血。他在临终之时总结出了南瓜和西瓜的根本区别,“南方属火,西方属金,火克金。”他对弟子们说完,驾鹤归去。去向两说,一说是去西天如来之处管理瓜果,另一说是到玉皇大帝之处管理马匹。 清末,光绪初年,此地一孕妇生孩子难产,聚齐了邻村的接生高手。一生就是三天三夜,只把接生婆们累得死去活来。接生婆们之中自有明白人,屋里接生,院里烧香,请下了那位因“南瓜结西瓜”而心力交瘁、死不瞑目的神仙相助。接生婆用上了最后这一着,黔驴技穷了。或许是神仙心情不好,香案上的头一柱香未尽,几个柿子大的雨点砸落到香案,一声炸雷引燃了做饭的草棚。救火要紧,接生婆改为女子消防队。棚子不大,救火及时,火被扑灭了,接生婆们也累瘫了。就这时,屋里传出婴儿的啼哭,接生婆们重振精神往屋里跑。这一回接生婆们开了眼界,只见那孩子奇大,且长有胸毛。我的天啊!接生婆们看到那孩子正在啃脐带,便探手指从孩子嘴里往外抠。然而,使接生婆惊骇的是那孩子一下含住了接生婆的手指。接生婆想抽出手指,无奈那孩子如吞了钩的鱼,直到把孩子全身提离了地面,那手指还在孩子的嘴中。“这是一个饿鬼转世啊!”接生婆们惊呼。 接生婆们看走了眼,这小家伙不是饿鬼,而是个神仙。继那位“南瓜结西瓜”的神仙之后,又一个神仙出世了。他就是本小说的主角——赤脚大仙。 赤脚大仙从小饭量大,后面又跟来了几个弟弟、妹妹,父母养活不起,便在他儿童时候就雇给大户人家当觅汉。雇用觅汉的人家也得算经济账,他一个毛孩子吃两个大人的饭,成了他被人雇用的障碍。可他一人能顶两人干活,雇主常在夏种秋收时雇用他来应急。他是个懂事的孩子,知道为父母分担家务,平常没人雇用的时候他就上山砍柴,挑到集市去卖。他那一担柴,能顶平常人的两担。 他还有一个帮助父母的办法——少吃饭。不光在家里,就是在大户人家打工他也不好意思吃饱,他认为吃得太多是一个丢人的事情。他的另一特长也给母亲省了不少心——不穿鞋。穿鞋是个很大的开销,不光要买布料,母亲还要做鞋面,纳鞋底。要知道那年月鞋子比衣裳花钱多,一身衣裳穿半年,一双鞋只能穿一个月——上山干活的人穿“月鞋子”。由于常年不穿鞋,他那双脚就与常人大有不同,又宽又厚,如是脚上长着一双鞋。 终于,他有了吃饭的地方。那一天,他挑着一担柴下山,经过“三教堂”。三教堂里的道长正在练拳呢,不练了,盯着前面看。赤脚大仙挑的柴捆大,只见两捆柴,不见挑柴人。而当他走过道长面前时,道长看到了他的赤脚。道长相中了他这双赤脚,收他为徒,教授他武艺。道长教授他几年之后,他成了一个怪人,三伏天穿着皮袄不出汗,三九天穿着单衣在山荫里睡觉打呼噜。乡邻皆说他成了半仙之体,送了他一个“赤脚大仙”的号。 然而就在他十七岁那年,有个名叫“义和团”的人来请师父出山。师父嘱咐他看好三教堂,一去再没有回来。他独自一人守着这庙,盼望师父归来,却不知道山外面发生了一件大事——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潍县义和团头领陈双辰率领团民火烧长老会“乐道院”,烧毁了楼房四十二间、平房一百三十六间。 隔年,三教堂来了一位不速之客。不速之客和赤脚大仙争庙,二人自然进行一番争斗。不速之客年长他几岁,也不过二十岁年纪,自称自己的师父是他师父的师兄。双双年轻气盛,都说自己是此庙的继承人。两人商定以武艺论短长,赤脚大仙抡关公大刀,不速之客则手握宝剑。两人在山庙院中那几株柏树下交手,几个回合下来,赤脚大仙认输。为什么认输?一是不速之客自始至终没有让宝剑出鞘,赤脚大仙的脖子已被剑鞘频频点击。二是不速之客在几棵大柏树间飞腾自如,那“轻功”不亚于赤脚大仙的师父。三是令赤脚大仙感到震撼的,那不速之客是一位姑娘。 至于赤脚大仙自愿称臣,称那女人为堂主,则是因为这女人为了敬神而誓保处女之身。赤脚大仙是忠诚之士,自然对这等极端的信仰者敬而畏之。堂主名号“黑风筝”,与赤脚大仙是同师祖姐弟,她告诉赤脚大仙,师父参加义和团、烧了洋人的乐道院后,被朝庭一个名叫袁世凯的大官“并于匪类”杀害。 黑风筝在三教堂召纳弟子,继承师父的遗愿,以“灭洋”为主旨。然后,她离开三教堂,隐入深山更深处的真空家乡。赤脚大仙则依照堂主之命在三教堂传道,他先后成立了天门会、铁板会、金钟罩等大大小小九个道会。九个道会首推他为道长,因他字号“雪长”,人称“雪长道长”。道长极少在俗人面前露面,周边的乡民只知雪长道长已经成为半仙之体,难以见得仙人真容。每逢太上老君、玉皇大帝等神仙的生辰之日,雪长道长才现身庙会。乡民们仅在这个时候一睹大仙的风采,然而却只能看到道长头戴五佛珠冠、身披道袍、手执拂尘,并看不到他的面容。 这些年来,因了一个传言,赤脚大仙的名声更加神圣。距离三教堂二里地有三座石碑,因年代久远,一棵大杨树的树杆将三座石碑包进腹中,人称“羊(杨)吃三重碑”。传言说,每月的初一、十五,赤脚大仙必于夜深人静之时拜望那棵吃了三座碑的大杨树,并且每到这一时刻,就有一条长角的大蛇盘绕在杨树上。乡民们确信,赤脚大仙乃是一条小龙托生,不是凡人。 然而,在乡民们敬畏赤脚大仙的时候,赤脚大仙却敬畏黑风筝。 黑风筝的部下不计其数,神腿、神脚、神胳膊、神巴掌遍布城乡四野,而赤脚大仙只是她的部下之一,仅仅属于第二层次——神脚。赤脚大仙以九道总长的身份威慑着半个淄河流域。而他敬畏的这个女人却深藏不露,只有神腿神脚神胳膊神掌们能够和她见面,而本地达到这个级别的只有赤脚大仙一人。赤脚大仙手下随从数百之众只知道有个“堂主”住在“真空家乡”,却不知道“真空家乡”在何处。一般乡民们甚至于都不知道有这么一个人。 一个女人在真空家乡坚守着她的处女之身,一个男人在三教堂当神仙,岁月在神圣的坚守中一如既往,不觉二十年过去。民国十五年,一件非同寻常的事情发生了。
上帝的腿与神仙的脚 引子、第一章2014-8-21 本文被阅读 3514 次
|
|
|